即日起,上海对10大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风险人群中检出阳性比例为何变高,专家解释
今天上午10:00
上海市举行第138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
上海新增本土326+5656
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通报,3月29日,我市新增32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565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6例确诊病例中,1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91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5656例无症状感染者中,5131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525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今天发布的326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66例、女性160例。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浦东新区169例、徐汇区34例、宝山区33例、闵行区29例、松江区15例、嘉定区9例、静安区8例、虹口区7例、黄浦区6例、普陀区6例、长宁区3例、杨浦区3例、金山区2例、奉贤区1例、崇明区1例。
上述326人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326人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5656名无症状感染者经疾控部门复核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5656人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3月30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35847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29784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69052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66011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浦东惠南镇、闵行江川路街道
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和今天已经公布的确诊病例等相关情况,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22年3月30日9时起,将浦东新区惠南镇听悦路920号、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剑川路综合服务中心工地宿舍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第一批封控区已核酸筛查910万人
今天实施第二次筛查
从3月28日5时起,上海对黄浦江以东、以南及毗邻区域实施了封控,开展核酸筛查。其间,共组织采样人员约1.7万人、设置临时采样点6300个,全天候开展检测。截至目前,在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共完成910万人的核酸检测,在浦西区域的非重点区域开展抗原筛查,共筛查1087万人,均发现一定数量的检测结果异常人员,为尽快切断病毒传播,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黄浦江以东、以南及毗邻区域还将实施第二次核酸筛查,请广大市民继续配合我们的筛查,根据社区工作者的组织安排,做到分批、有序、保持距离,要戴口罩、不聚集。封控期间,确有应急就医等紧急需求的市民,可联系所在居(村)委会、街镇或家庭医生给予协助。
上海对十大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
具体怎么安排?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说,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是切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公共环境实施科学、精准、有效的消毒,能够及时消灭环境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病毒,实现“人-物-环境”同防,有助于遏制疫情蔓延状态,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公共环境消毒要注意: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还要做好个人手卫生。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金晨补充说,公共环境消杀是当前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日起,本市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聚焦十个人群聚集的重点场所开展系统性、整体性消杀。
1、办公楼宇(包括商业、办公、园区等);
2、建筑工地(包括工人宿舍、食堂、厕所);
3、公共场所(包括各类公园、开放式绿地、公共厕所、公共空间各类城市家具、座椅、护栏、亭、箱等);
4、交通工具(包括交通枢纽、公交站点、地铁、公交、出租车、火车、飞机等);
5、农贸市场;
6、大型商场;
7、社区(包括住宅小区、集中租赁住房等);
8、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初、高、大学、培训机构等);
9、养老机构;
10、家庭。
各重点场所消杀的具体要求,市疾控中心于3月25日印发的《十个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要点(修订版)》都进行了明确。比如,针对住宅小区,重点是要对楼梯扶手、门把手、门禁对讲器按钮等,每天消杀2~3次,使用消毒湿巾或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或常量喷雾器喷洒。又如,针对垃圾容器,要求每天开展一次清洁消毒,使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消毒,或常量喷雾器喷洒消毒。
本次行动由市、区环境整治组牵头,按照“条块结合,条到底、块托底”的原则,明确各行业管理部门责任分工。
比如,由市住建委负责指导建筑工地环境消杀工作,由市交通委负责指导交通领域环境消杀工作,由市绿化市容局牵头负责指导各类公园、开放式绿地、公共厕所等环境消杀工作。各企事业单位也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技术要点要求,科学消毒,建立日常消毒管理制度,规范人员防护,确保消毒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在这里,还有三点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一是本次专项行动本着不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原则开展(比如乘坐交通工具、到商场购物、到办公楼办公等)。
二是虽然对公共环境进行了消杀,大家仍然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三件套”,牢记“五还要”。
三是针对室内环境,没有必要过度消毒(可对手经常接触的门把手等部位做些消杀),关键是要做到开窗通风(一天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集中隔离收治点
会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市卫健委解释
近日来,上海每日新增感染者持续高位,全市医疗卫生系统承受了巨大压力。目前,市、区两级已启用一批集中隔离收治场所,另有多个大型场馆在改建中。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介绍,本市已组织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市一医院、市六医院、市九医院、市十医院、同济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市级医院整建制派出医疗队员管理集中隔离收治点,做好医疗支持和保障。
至于集中隔离收治场所对环境的影响,在场馆选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考虑,进行了综合评估,按要求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将按照标准做好医疗废弃物、污水处理、场馆消杀。
上海已建成
3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涉疫垃圾“日产日清”
现在集中隔离点包括社区抗原检测每天产生大量的医疗废弃物,请问是怎么处置的?市民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任菊萍介绍,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本市及时完善医疗废物收运和处置应急预案,建立市区两级工作专班,每日定时调度,保障医疗废物安全收运处置。
目前,上海已建成3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总能力为392吨/天;并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配套建设了医疗废物的自行处置设施,能力为12吨/天。另外,以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作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依托,应急处置能力超过1000吨/天。本轮疫情以来,我们已经按照应急预案启动了应急处置。
目前,本市收运处置的医疗废物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集中隔离收治点等产生的涉疫垃圾,第二类是集中隔离点生活垃圾,第三类是常规医疗废物。3月29日,全市共处置医疗废物544吨,其中涉疫垃圾占10%,集中隔离点垃圾占48%。
集中隔离收治点产生的涉疫垃圾,必须双层包装、分层封扎后,放入指定的周转箱,再由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单位按照专人、专车、专线收运,运送到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做到“日产日清”。
收运处置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闭环管理,落实两天一次的核酸检测。集中隔离点生活垃圾先由各区负责安排专人专车上送至各区设定的暂存场所后,再由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单位按照每日“动态清零”原则及时收运处置。
这几天,各区都在组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筛查工作,大家也很关心筛查产生的医疗废物是怎么处理的。
关于核酸检测:各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物,由采样机构收集后带回医疗卫生机构或检测机构,再由本市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单位安排专车运送至集中处置设施。如果在楼栋里发现了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他们的所有垃圾都由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医疗废物收运处理。
关于抗原检测:如果检测呈阳性反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市民要将采样拭子、样品处理管、检测卡、试剂卡袋子放入试剂盒提供的生物安全袋内,并密封好。外表面用酒精浓度为75%的消毒酒精或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
检测阳性必须及时报告,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给医疗机构。如果检测呈阴性反应,按照一般垃圾处置:大家将上述物件放入生物安全袋内密封好,投放在干垃圾容器内就可以了。
上海疫情区域聚集、全市散发
风险人群中感染者比例增高
风险人群中检出感染者的比例变高了,是什么原因?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解释,这与病毒传播特点有关。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本市近期报告的阳性感染者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奥密克戎毒株BA.1的传播速度比德尔塔毒株增加约70%多,而BA.2又比BA.1传播速度高出60%多。
吴寰宇介绍,在开展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处置时,扩大了风险人群的筛查范围,在这类人群中发现了更多的阳性感染者。另外,通过切块式、网格化筛查发现,本市疫情呈现区域聚集和全市散发并存两个特点,发现的感染者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病例。因此,针对聚集性疫情传播链、重点场所和重点职业人群进一步加强筛查,这也提高了在风险人群中的发现比例。